根據國健署統計,台灣18歲以上成人,每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高血脂,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高血脂一開始沒有症狀,通常是在體檢抽血時才知道,醫師在解釋健檢報告時,患者對於血脂肪常有很多的疑問,今天就來個常見問與答吧!
Q:血脂肪的檢查項目有好多個,個別代表什麼意思呢?
A:血中的脂肪就是俗稱的"血油",主要包含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、磷脂質,因為油不溶於水,需要脂蛋白帶路才能在血液及組織中順利旅行,依據不同脂蛋白及攜帶的油脂組成不同,分成乳糜微粒、極低密度脂蛋白(VLDL)、中密度脂蛋白(IDL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、高密度脂蛋白(HDL)攜帶的脂肪小球。
(1)總膽固醇:顧名思義就是驗上面這些脂肪小球裡的膽固醇總含量,一般的標準是總膽固醇小於200 mg/dl。
(2)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:膽固醇都是一樣的,這個項目就是測高密度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量,高密度脂蛋白會把膽固醇從身體組織移回肝臟代謝掉,因此俗稱好的膽固醇,是血管的清道夫,男性目標>40 mg/dL,女性目標>50 mg/dL。
(3)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:是測低密度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量,低密度脂蛋白會把膽固醇運到身體組織中,因此LDL-C俗稱壞的膽固醇,在血管裡的膽固醇過多時會累積在血管壁中,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與硬化,控制的目標因人而異,一般標準是130 mg/dL以下,如果有糖尿病要降到100 mg/dL以下,有心臟冠狀動脈塞住過的人則要降到小於70 mg/dL或者更低。
(4)三酸甘油酯(TG):較容易受到飲食影響,能夠提供人體熱量,但太多也會增加心血管風險。除了高卡路里的飲食外、喝酒、口服避孕藥、類固醇的使用、甲狀腺低下也都會使三酸高油脂升高,一般標準是150 mg/dL以下。
Q:膽固醇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?
A: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,也參與很多賀爾蒙的代謝,是身體內要維持正常機能不可或缺的原料,但是膽固醇太多時,會使動脈血管粥狀硬化,我們主要希望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,因為很多大型研究都證實高LDL-C會導致心血管疾病。因此拿到健檢報告時要分開仔細看每一項數值的意義與標準,並與醫師討論個別的狀況,才能給出最合適的處方與治療目標。
Q:我已經吃這麼清淡了膽固醇還高,到底是為什麼?
A:因為膽固醇有7到8成是身體自己合成的,只有2到3成受到食物影響,有人的體質就是身體會自己製造比較多的膽固醇,所以如果已經盡量減少膽固醇攝取3個月了,抽血驗起來還是超過標準,建議還是使用藥物降膽固醇,進而減少心血管的風險。另外,除了應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(動物內臟、帶殼海鮮、蛋黃),更應該避免飽和脂肪(動物油、奶油、椰子油、棕櫚油)、油炸、反式脂肪(經高溫烹調的油脂容易產生),因為都會使身體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增加。
除了體質和飲食,少數患者高血脂的原因是因為腎臟疾病 (腎病症候群等)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阻塞性肝疾病、或長期使用類固醇、女性荷爾蒙藥物、某些種類利尿劑等所造成的,需要仔細診斷並加以治療。